国际物流专线网!

广州港设立首个混行模式“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

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她
日前,广州港股份获市有关单位同意,分阶段推进设置广州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港口广泛应用。其中,南沙三期成为广州港首个混行模式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标志着广州港在水平运输智能化提升这一关键技术研发上提档加速,为传统码头传统集装箱码头全局自动化改造升级提供更多示范性的实践样本。
作为广州港集装箱发展主力港,南沙三期拥有6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总长超3.8千米,配备460余台港口设备,具备全天候接卸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作业能力。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一期)以16#泊位、驳船泊位至H/I堆场区域为核心,涵盖该区域设施设备及作业场景。
在自动化设备配置方面,南沙三期部署了12台半自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0台自动化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54台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及4台自动驾驶集装箱牵引车。核心区域(H/I堆场)已完成网络基础建设及相关系统升级和其配套工程建设,基于港口堆场能力与智能化设施设备改造,示范区正全力构建“前沿设备远控半自动+堆场设备全自动+水平运输自动驾驶”自动化全流程(水平运输混行)作业模式。
在系统架构方面,示范区构建了以TOS(码头操作管理系统)作为信息中枢、码头智能调度系统负责自动化设备实时调度的中枢框架:通过远控协同平台连接远程操作与协同控制自动化设备,并依托车路协同平台实现水平运输自动驾驶的智能交互。在此框架下,作业层面整合了10台自动化轮胎吊和4台自动驾驶集装箱牵引车,共同组成堆场自动化作业链条。通过标准化系统级接口开发,实现了“TOS—码头智能调度系统—远控协同平台—单机设备”之间的无缝数据交互,达成“到点即装、装完即走”的高效作业衔接,推动示范区正式进入全流程作业链联调阶段。
示范区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在作业环境下的高水平安全混行。其根本依托于“强云强车”协同的架构:
“强车”筑基:自动驾驶设备搭载高性能感知与定位设备,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并配备275 TOPS算力,具备不同混行环境下的实时自主感知与决策能力。
“强云”赋能:ATEC汇聚设备信息,通过远控协同平台进行毫秒级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并通过车路协同平台实现“车-车”“车-路”“车-云”的实时信息交互。
“强云强车”的深度协同,突破了传统码头“人机混行”的安全与效率瓶颈,为打造安全、高效的混行作业模式提供了关键支撑。
示范区的设立,不仅是落实《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广州港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发展智慧交通的关键行动。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示范区聚焦于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高水平安全混行难题,打造了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的实践样本,并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在港口的应用。广州港正以实际行动,助力广州市提升国家综合交通体系效能与韧性,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贡献坚实的港口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国际物流专线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402.com/wlzx/9487.html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国际专线
热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