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物流降本增效!贵州首发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
8月19日,贵州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载着4320吨化肥,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顺利鸣笛出发,开启了前往华北地区黄骅港的行程,标志着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模式正式落地贵州。
“一单制”运输的核心在于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的方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相当于企业只需购买一份覆盖全程的电子运输单据,不用单独购买运输中间环节产生的火车票、船票等,就能像“寄快递”一样,“不费脑”地等待货物到达就行。这种运输服务新模式相较于传统多式联运模式,有效减少单独对接铁路、水运、公路等物流企业进行接续运输的麻烦,解决了办理手续繁琐、货物跟踪不便、运输时间长等问题。
以这趟由贵阳发往黄骅港的班列为例,四川中铁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在接受贵州地区企业委托后,只需要通过国铁成都局办理一张集装箱多式联运单,就能获得包含全程价格、时间、物流信息的“一站式”服务方案,通过国铁集团95306平台还能够实现对货物位置、状态的实时数据追踪,达到货物全程物流的可视化。更关键的是,整体运输时效大幅提升,综合物流运输成本下降约20%。
“按照这条路线来走,以前我们的化肥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铁路从贵阳运输至钦州港东,再搭乘海运货轮抵达华北地区黄骅港,需要安排专人换取铁、公、海单证三次,货物滞留时间越长,资金就压得越多。”贵州磷化集团物流中心副主任张书说道,“但现在这趟班列又快又方便,从集装箱装上火车的那一刻起,就不操心后续运输环节,国铁成都局贵阳铁路物流中心会把后续公路和水路都联系好,我们通知客户准时收货就行。”
在贵州地区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过程中,国铁成都局联合贵州铁投集团和大连信风海运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主动作为,搭建各系统单位间的桥梁,畅通信息数据渠道,以促进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更加高效的联合运输服务,为贵州地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和加速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再添生动范例。(陶陶)